热带海洋学报

综述

  • 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域板块过程及其对东亚陆缘构造研究的启示

    周蒂;孙珍;

    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构造域的地质过程明显影响了东亚陆缘的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和成矿过程,加强对太平洋板块自身演化过程的认识是我们正确理解东亚陆缘构造变迁的基础。文章从太平洋域与特提斯域地质过程对比、古太平洋演化的重要事件和扩张脊俯冲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古—今太平洋的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新成果,分析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域构造演化对东亚陆缘的可能影响,以期引起学界对开展有关洋陆结合研究的重视,并提供一份快速参考资料。

    2017年03期 v.36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6K]
  • 全球有缆海底观测网概述

    朱俊江;孙宗勋;练树民;殷建平;李智刚;

    近期有缆海底观测网发展迅猛,世界各国包括加拿大、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都依据自己的科学目标,建立了相应的有缆海底观测网。文章针对不同国家有缆海底观测网系统的组成和建设分别做了概述和评论。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日本成功建设了10条有缆海底地震观测网,从早期同轴电缆作为主干电缆,发展到使用光电缆连接水下设施。加拿大成功建成近岸尺度和区域尺度两条有缆海底观测网。美国2012年成功建成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区域海底观测网(约900km)。欧洲国家也正在开展在10个海区建立有缆观测网。跟随国外的步伐,我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建立了自己的海底观测站(东海小衢山)和有缆观测网(中国台湾妈祖)。文章依据世界上已经建立的有缆海底观测网,分析认为与全球有缆观测网布设有关的遥控水下机器人是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海底观测网今后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2017年03期 v.36 2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5K]

海洋水文学

  • 大亚湾的潮汐动力学研究--I.潮波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武文;严聿晗;宋德海;

    文章作为大亚湾潮汐动力学系列研究的第一部分,展现了大亚湾水动力的最新观测结果,并借助于不规则三角网格海洋模式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重现大亚湾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结合实测资料与模拟结果,得到了较以往更为精细的大亚湾潮波系统特征。浅水分潮,尤其是六分之一日分潮在大亚湾内快速增长,成为大亚湾潮波系统的显著特征。在大亚湾范和港M_6分潮振幅达到与M_4、S_2分潮相同的量级。大亚湾外开阔海域的潮流以旋转流为主,但进入湾内后潮流椭圆迅速扁平化,往复流占据主导。在湾内主要潮流通道内,M_6潮流椭圆主轴流速超过了M_4和K_1分潮。潮能通量分析揭示了大亚湾内高频分潮的强耗散,M_6分潮的能量耗散率和半日周期内耗散的总能量均超过了M_4、M_2和K_1分潮。观测到的欧拉余流表现出其湾内不一致的大小潮变化以及湾外所受沿岸流的影响。模拟出的欧拉余流则揭示了大亚湾内的余流多涡旋结构和水体弱交换能力。

    2017年03期 v.36 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6K]
  • 大亚湾的潮汐动力学研究--Ⅱ.潮位和潮流双峰现象的产生机制

    严聿晗;武文;宋德海;鲍献文;

    文章为大亚湾潮汐动力学系列研究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关注大亚湾双峰水位现象和涨潮流速双峰现象的产生机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数学解析方法,得出在大亚湾海域水位的双峰现象主要是由以M_2为代表的半日分潮与四分之一日分潮(如M_4分潮)和六分之一日分潮(如M-_6分潮)共同作用造成的。并对产生双峰水位和涨潮流速双峰的条件进行了数学解析,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发现,M_2/M_4分潮组合在大亚湾并不能产生双峰水位现象,而M_2/M_6分潮组合只能在大亚湾东北的范和港产生双峰水位现象。相对而言,M_2、M_4和M_6 3个分潮叠加的组合在双峰水位的产生范围和双峰间落差上都要大于上述2个分潮的组合。在大亚湾湾内区域,涨潮流速双峰可以由M_2/M_4分潮组合,M_2/M_6分潮组合和M_2/M_4/M_6分潮组合产生,M_2/M_4/M_6分潮产生的涨潮流速双峰强度要比另外两组分潮组合大。

    2017年03期 v.36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3K]

海洋生物学

  • 一种新颖深海微生物羧酸酯酶制备(R)-苯乙醇的研究

    黄锦龙;张云;孙爱君;胡云峰;

    深海微生物酯酶BSE00077能够有效地水解拆分消旋乙酸苏合香酯,制备(R)-1-苯乙醇。优化的反应条件为50mmol×L~(-1)底物,10%体积分数的正庚烷作为溶剂,在p H 7.0和30℃条件下反应2h。经过优化后,目标产物(R)-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超过99%,转化率超过30%。我们发现酯酶BSE00077也能够拆分不同酰基链长的1-苯乙醇酯,酰基链长会影响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深海来源的酯酶BSE00077作为生物催化剂在工业上制备(R)-1-苯乙醇和其他手性化工产品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2017年03期 v.36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 珠海横琴岛芒洲湿地红树林人工恢复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罗章凤;方展强;

    探讨珠海横琴岛芒洲红树林湿地不同人为干扰及不同植被类型下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66种,包括软体动物20种,甲壳动物15种,鱼类14种,环节动物9种及其他8种(主要为昆虫幼虫)。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型主要由底内型和底上附着型为主,穴居型蟹类最少。采样点优势种及优势度都集中在少数几个r-对策者,例如瘤蜷、乌苏里圆田螺、麦克碟尾虫、脊尾白虾和谭氏泥蟹。各区域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最大的均为软体动物。底栖动物类型主要以体型较小,生活周期短的r-对策者为主,而缺乏大型的有较长寿命的k-对策者,显示群落在演替初期常出现的现象。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以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C)在区域间和季节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磨刀门河道天然次生林(B区)物种集中性最高(C=0.4896),多样性最低(H?=1.288),物种丰富度(d=4.301)及均匀度(J?=0.3583)也最低;人工恢复区(A和A?区)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均匀度均大于河道天然林区,表明红树林植被在发育初期有益于滩涂生态系统的生境复杂性以及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同时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均匀度及丰富度等均较低,表明整个系统处于生物演替的初级阶段。

    2017年03期 v.36 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海洋地质学

  • 西沙海域上新世以来火山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冯英辞;詹文欢;孙杰;姚衍桃;郭磊;陈梅;

    2013年采集的单道地震剖面揭示了西沙海域的火山结构,有助于理解该区域火山的形成机制和活动性特征。地震剖面显示:西沙南部存在大约10个火山构造,具有不连续强振幅反射特征的熔岩流侵入火山周围上新世和更新世地层。此外,在西沙西部边缘和中部分别发现有单个火山构造,岩浆侵入火山体周围的第四纪地层。根据岩浆侵入体和周围地层的接触关系,推测区内火山活动集中在上新世和第四纪两个时期。上涌的深源地幔岩浆弱化了地幔岩石圈并继续沿着先存断裂向上涌至古海底,可能是该区域火山形成机制。

    2017年03期 v.36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5K]

海洋地球地理

  • 珠江口区域海陆联合三维地震构造探测的数据处理与震相识别

    吕作勇;丘学林;叶春明;孙金龙;段永红;吕金水;

    以海上气枪和陆地人工爆破作为震源,利用陆地流动地震台站、固定地震台站和海底地震仪(OBS)同步接收信号,首次在南海北部珠江口区域进行了海陆联合三维地震构造探测。文章详细介绍了此次海陆联测的地震数据采集和观测系统、数据预处理方法和震相识别。固定、流动地震台站和OBS大部分均能较清晰地识别出多种震相,包括Pg、Pc P、Pm P、Pn、Sg等深部震相。气枪和人工爆破震源的联合使用以及海陆密集台站的同步接收信号,有效地提高了海陆过渡带的射线覆盖和交叉程度,为获取研究区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精细结构奠定了基础。

    2017年03期 v.36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1K]
  • 基于坡印廷矢量的地震照明分析

    庞新明;赵明辉;张敏;杨国权;

    基于坡印廷矢量分解波场、高斯加权去噪,以及在三维模型定向照明中的测试研究,可以促进基于坡印廷矢量地震照明方法的推广应用。在目标区通过反向照明分析得到了采集参数最优范围;根据坡印廷矢量定向分解波场,统计不同照明角度对应的能量分布情况,得到最优照明角度范围;并通过高斯加权去噪,提高了波场分解的分辨率与保真度,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射线追踪照明避免了高频近似,相较于单程波照明波场信息更加全面,相较于频率域的波场角度分解计算更加简单高效,加入加权去噪后,角度分解的波场信息信噪比和保真度均有提高。在三维模型中,该方法实现了倾角照明和方位角照明。试算结果不仅为复杂的二维地质模型中地震采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今后在三维模型中采集参数优化提供了实践经验,拓展了坡印廷矢量的应用范围。

    2017年03期 v.36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7K]

海洋矿物资源及发展

  • 珠江口盆地(东部)探明储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张为彪;钟辉;郑洁;夏弋峻;邹清文;

    珠江口盆地(东部)已有39年的勘探历史,其储量发现过程既有自身的特性,又有与其他盆地类似的共性。影响其储量发现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包括盆地类型、油气地质特征和特殊的海域勘探环境。外在因素包括勘探所处阶段、勘探投入和理论技术。从研究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勘探历史和现状出发,考虑影响研究区储量发现的各种因素,通过模型研究与对比分析,建立了研究区储量发展趋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充足勘探投入和理论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研究区的勘探生命历程分为早期阶段(1977—2032年,探明速度小于0.7%)、高峰阶段(2033—2081年,探明速度大于0.7%)和萎缩阶段(2082年以后,探明速度小于0.7%)。早期阶段结束时,探明程度约为20%,高峰阶段结束时,探明程度约为57%,储量发现峰值年度为2055年左右,届时探明程度约37%。目前,研究区处于早期阶段末期,年探明储量增长较快。

    2017年03期 v.36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