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水文学

  • 大亚湾长周期波在缓变流作用下传播计算模型的研究

    张文静;蔡树群;吴仁豪;王盛安;

    以存在缓变背景流的二维缓坡方程为控制方程建立一个计算模型来研究大亚湾长周期波的传播规律。按入射波源形式不同、周期不同和有无背景潮流设计了几个数学试验,分别通过这几个试验研究长周期波传播规律。从模拟结果发现,在大亚湾水域,仅在开边界附近不同源形式的入射波对波浪传播的影响有所变化;总的来说,从入射点到湾内波高削弱较快,但是对于不同周期的入射波,模拟所得波高分布变化较大;对于长周期的入射波,背景流也对波浪传播有一定影响。

    2008年05期 v.2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海洋气象学

  • 南海北部近岸春季海雾的年际变化

    何云开;黄健;贺志刚;王东晓;

    利用ICOADS(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资料对南海北部春季海雾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春季南海北部的海雾多集中在近岸海区,远离岸线的海区海雾较少发生。南海北部近岸春季海雾日数偏多年份有4个(1969、1983、1986、1987年);雾日数偏少年份有5个(1971、1999—2002年)。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海雾日数偏多、偏少年份的850hPa等压面上各要素分别进行合成分析。850hPa等压面上,华南沿海上空常年存在一个由南向北的暖平流。南海上空的空气湿度较大,在海雾日数偏多年份大气湿度减小,偏少年份湿度增大。南海上空850—1 000hPa等压面之间存在一股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在海雾日数偏多年份水汽输送增强,海雾日数偏少年份水汽输送减弱。

    2008年05期 v.27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海洋物理学

  • 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力学性质聚类分析研究

    邹大鹏;吴百海;卢博;张文凡;陈飞燕;

    Stoll、Hamilton等分别从理论和实测方面出发研究海底沉积物声学与物理力学性质关系,这两类研究都是将声学性质作为独立性质从沉积物的物理性质中提取出来,以两者作为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割裂了其内在统一性。本文不试图建立声学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经验方程,而是综合考虑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力学性质,对南海大陆坡和大陆架沉积物进行聚类研究,分析南海海底沉积物共有的性质。研究表明聚类分析方法为海底沉积物性质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类手段,通过聚类,得出如下结论:(1)声速与孔隙度、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单调相关性,可以通过某些物理力学参数来预报沉积物的声速,同时可以通过测量沉积物声速反演沉积物的某些物理力学参数;(2)海底沉积物的声速和地文单元、沉积物的颗粒成份组成有关;(3)大陆坡黏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和大陆架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的压缩波速依次增大,切变波速依次减小;(4)海底沉积物声学与物理力学性质聚类分析研究,可以作为海底沉积物的声学探测的参考依据。

    2008年05期 v.27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 西太平洋海域的水声环境特征区划研究

    王彦磊;张韧;黄兵;黄志松;李佳讯;

    利用WOA05世界大洋数据集1°分辨率、标准分层的气候态平均温、盐场资料,提取一组表征西太平洋海域水声场环境的特征指标。针对海洋水团在温、盐、声等属性特征空间分布的几何结构大多为椭球状的特点,借助一组聚类结果评估函数确定最佳分类区划数目,运用Gustafson-Kessel聚类算法对西太平洋海域水下环境进行分类区划,以便对该海域的声场背景分析和声纳探测提供参考。

    2008年05期 v.27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 基于活体荧光的藻类识别测定技术

    苏荣国;胡序朋;张传松;王修林;

    以研制使用单色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浮游植物荧光自动监测仪为目标,针对12种我国近海常见浮游植物种,选取12个激发波长点(400、430、450、460、470、480、490、510、525、550、570、590nm)的浮游植物活体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作为特征谱,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加以解析,实现了各门类浮游植物的识别测定,特别是硅藻和甲藻的识别测定。所测样品中,单门类浮游植物样品共有79个,识别正确率为96%,回收率≥68%,其中85%的浮游植物样品回收率≥80%;多门类浮游植物的混合样品共有17个,识别正确率为76%,回收率≥74%。

    2008年05期 v.27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海洋地质学

  • 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特征

    张云帆;孙珍;郭兴伟;周蒂;姜建群;樊浩;

    利用回剥技术对琼东南盆地进行了沉降史计算和分析,主要包括北部坳陷带的崖北凹陷、崖南凹陷,中央坳陷带的乐东凹陷,和南部坳陷带的华光凹陷。按照地震测线的分布和凹陷特征,我们共选取了30口模拟井进行一维沉降史计算,并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8口井,分析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构造沉降速率与总沉降速率。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琼东南盆地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沉降幕:(1)始新世至渐新世,盆地处于裂陷期,构造沉降速率较大,平均为81m.Ma-1,沉降中心位于中央坳陷带。(2)早中新至中中新世,盆地由裂陷期向坳陷期转化,平均构造沉降速率减小至68m.Ma-1;(3)晚中新世以后,盆地进入新一期的沉降阶段,平均构造沉降速率增加至84m.Ma-1;上新世以后,中央坳陷带发生快速沉降,达到了110m.Ma-1。

    2008年05期 v.27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海洋环境科学

  • 大亚湾典型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环境特征研究

    黄小平;郭芳;黄良民;

    通过对大亚湾的大鹏澳海域的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征及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与贝类养殖区、对照区的对比研究,揭示了该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环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网箱养殖活动对表层沉积物化学性质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总氮、可交换态氮、可交换态氨氮、总磷、无机磷、有机磷、硫化物和有机碳的含量,以及无机磷占总磷的比例与可交换态氨氮占可交换态氮的比例大大提高。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表明,贝类养殖区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86,平均栖息密度为626.7 ind.m-2,均为最高,这主要是由于贝类养殖区有机质含量适中,低于网箱养殖区,高于对照区,适宜多毛类的繁殖与生长。

    2008年05期 v.27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黎晓霞;蔡河山;张珞平;

    200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连续两天采集厦门西海域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参照美国EPA标准方法及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6种PAHs的总含量为198.2—1061.6 ng.g-1,平均值为723.51 ng.g-1,能检出的PAHs均以2—4环的芳香物为主;10个站位中X1、X2、X3、X6及M2站位的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他站位以石油泄漏为主要来源。对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环境毒性相对较低,说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对生物的危害程度较轻。

    2008年05期 v.2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厦门贝类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初步研究

    阮金山;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的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海水、表层沉积物和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海水中Cu、Pb、Cd、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6、1.23、0.05和6.28μg.L-1;沉积物中Cu、Pb、Cd、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10-6、39.5×10-6、0.07×10-6和97.3×10-6。贝类体内Cu、Pb、Cd、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3×10-6、0.24×10-6、0.38×10-6和63.9×10-6。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海水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处于清洁水平;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属于较清洁水平。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Cu、Pb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于Zn,表明Cu、Pb、Cd的潜在危害大于Zn,但整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属于轻微,养殖环境良好。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体内Cu、Pb、Cd、Zn的含量均未超《无公害食品》、《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和《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但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体内Cu的含量和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体内Cd的含量已超标。

    2008年05期 v.27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海洋生物学

  • 升温胁迫对珊瑚及其共生藻影响的初步研究

    雷新明;黄晖;王华接;李秀保;练健生;

    石珊瑚失去共生藻或光合色素就会发生白化。以石珊瑚体内、外正常与异常共生藻浓度及比例变化、珊瑚表面共生藻密度为参数,研究了3种珊瑚在3种温度(26℃、31℃、34℃)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未受(26℃)或受到较小(31℃)温度胁迫时石珊瑚体内、外共生藻浓度及比例保持稳定,正常共生藻占优势;受较强温度(34℃)胁迫时异常共生藻迅速占优势,游离出的共生藻增多,且3种石珊瑚都在该温度下48h内白化。石珊瑚及其共生藻处在相对稳定的共生体系中,受温度胁迫后大量共生藻游离出共生体系而发生白化至死亡。

    2008年05期 v.27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海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富硒及其抗氧化特性

    成华;向文洲;吴华莲;彭娟;何慧;肖伟;

    对海水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及含硒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低浓度硒(40—80mg.L-1)培养时,海水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对硒的富集效果显著强于淡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硒浓度为40mg.L-1时,C-藻蓝蛋白对硒的利用率最高,富硒系数最大(0.9%);硒浓度为60mg.L-1时,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402mg.kg-1)。含硒C-藻蓝蛋白比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都有所加强,清除效应与C-藻蓝蛋白的含硒量及蛋白浓度呈正相关。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组(402mg.kg-1)在浓度为180μg.ml-1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35%,远高于同样条件下其他淡水种类相应蛋白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海水培养的螺旋藻能显著提高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和含硒C-藻蓝蛋白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此研究对开发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含硒C-藻蓝蛋白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较大的应用潜力。

    2008年05期 v.27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 植物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

    丁贤;林黑着;李卓佳;陈永青;

    将凡纳滨对虾(0.68±0.14)g放养在15个80cm×80cm×100cm水池中,分别投喂添加0.0、0.5、1.0、2.0和4.0 g.kg-1植物提取物的饲料,检测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第29天:第2组的特殊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第2、3组的存活率与第5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间的相对增重率和日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第58天:第2组的日生长速度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第2、3组的饲料系数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第2、3组的蛋白质效率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第4组的存活率提高显著(P<0.05),第2和3组提高极显著(P<0.01);相对增重率和特殊生长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2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3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活性和第2、3组的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两次取样,植物提取物可明显提高蛋白酶活性。表明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善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和酚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

    2008年05期 v.27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台湾海峡南部金线鱼的生长与死亡特性

    卢振彬;杜建国;

    以2001和2002年在台湾海峡南部底拖网渔获物采集的金线鱼样品,进行渔获群体结构、生长和死亡的研究。结果表明,2001和2002年金线鱼渔获群体叉长范围86—282mm,优势组191—220mm,平均210.3mm。体重范围10—375g,优势组131—200g,平均170.9g。年龄范围0—4龄,优势组1龄,平均1.05龄。生长参数L∞为373.4 mm,W∞为967.6g,生长速率k为0.2769,t0为-1.0784(理论叉长为零时的年龄),体重生长拐点tr为2.864 4龄。总死亡系数为1.684 4,自然死亡系数为0.665 6,捕捞死亡系数为1.018 8,开发比率高达0.604 8。最小可捕叉长为177.64 mm,最小可捕体重为103.36g。该渔场自1994年以来连续13年超过了估算的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必须严格控制该海区渔业的投入和产出量及开捕规格。

    2008年05期 v.2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海洋信息管理

  • 基于组件式GIS的南海热带气旋风、浪场分析系统

    尹毅;毛庆文;王静;齐义泉;

    将现有的计算模型与组件式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地整合,建立一个以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预报结果为主要输入参数的具备可视化功能的风、浪场模型,并形成以GIS为平台的、具有快速诊断和分析能力的决策分析系统。阐述了热带气旋风、浪场的计算模型,解决了将其与组件式GIS集成到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

    2008年05期 v.27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