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 中尺度涡旋影响吕宋海峡黑潮变异的动力机制

    袁东亮;李锐祥;

    使用1.5层约化重力准地转模式,研究了西边界流在西边界缺口处当处于迟滞过程的临界状态时,其路径转变受中尺度涡旋影响的动力机制,初步探讨了中尺度涡旋影响西边界流在缺口处路径变化的几种形式。结果表明,气旋和反气旋中尺度涡旋都可能使西边界流产生由入侵流态到跨隙流态的转变,而只有反气旋式中尺度涡才有可能诱发西边界流由跨隙流态向入侵流态的转变。当西边界流远离其临界状态时,其路径不容易受中尺度涡旋的影响,此时跨隙的西边界流会阻挡中尺度涡旋在缺口处的向西传播,并迫使涡旋在吕宋海峡东侧向北移动。以上结果用来解释了吕宋海峡黑潮变异的某些结构特征。

    2008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 南海北部海洋对局地生成热带气旋的响应

    孙璐;王东晓;胡建宇;高荣珍;

    应用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海面高度距平(SSHA)资料以及TMI的逐日海表温度数据,对两个局地生成的热带气旋(1999年台风LEO和2000年台风WUKONG)引起的南海北部海洋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影响下,海面高度显著降低,SSHA平均减少30cm,流场上出现气旋型环流,海表温度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2℃左右,在其尾迹上出现冷涡;相对于降温过程,海表温度的恢复过程非常缓慢;热带气旋强度突变或移行较缓时易引起海洋的强烈响应,这种响应的空间和时间尺度都较大,持续时间至少1周,发生响应的海域范围也很广,甚至可以跨越3个纬度的距离。

    2008年04期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2005年7月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的上升流与冲淡水观测

    陈照章;胡建宇;朱佳;孙振宇;

    根据2005年7月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CTD观测数据,绘制出相关温盐分布图,分析了调查期间该海域的温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东山海域、南澳海域以及台湾浅滩东南侧海域存在明显的上升流现象;在近岸上层,一股较强的冲淡水从西南部进入该海域并影响至台湾浅滩。

    2008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混合坐标模式HYCOM模拟COADS强迫下的南海平均环流

    卢著敏;尚晓东;陈桂英;

    采用混合坐标模式(HYCOM)模拟南海环流,同时利用海表温度卫星资料和吕宋海峡Sb-ADCP观测海流数据来评估模式结果。地形敏感性实验表明,吕宋海峡地形数据对模拟黑潮入侵方式影响较大,在地形误差较大的情况下,模拟的黑潮可能以反气旋流套方式入侵。和Pathfinder海表温度卫星资料比较,模式输出的月平均温度在海盆区域误差较小。ERA-15资料强迫所模拟的吕宋海峡上层环流和Sb-ADCP观测一致,而COADS结果低估了吕宋海峡的体积输送。

    2008年04期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赤道太平洋近表层上升流的估计

    苏京志;张人禾;

    利用1979—2006年间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计算得到多年平均的赤道太平洋近表层流场,并估计赤道中东太平洋上混合层水平流场的散度和上升流流量。主要结论包括:1)赤道中东太平洋上升流区域主要集中在日界线以东以赤道为中心的±2°纬度带内,并且赤道南北约4°处各有一下沉流区域;2)赤道中东太平洋附近(165°E—85°W,2°S—2°N)散度平均约为2.0×10-7s-1,对应30m深处上升流区域整体体积输送约为43Sv,其中大约一半的上升流水体随热带流圈在赤道外4°N/S附近下沉,其余部分向两极输送;3)赤道中东太平洋辐散在春季达到最大值2.1×10-7s-1,而在秋季最弱;4)在El Nio期间辐散减弱,而在La Nia期间辐散增强,其中纬向流所致的辐合辐散也起到一定作用。

    2008年04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 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海温的耦合模态分析

    李春;

    利用NOAA_ERSST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借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西北太平洋的耦合关系。奇异值分解(SVD)和相关分析显示出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夏季海表温度(以下简称"海温")密切相关,而与其他海区没有明显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主要反映年代际变化;夏季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展开(MV-EOF)分析结果证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东亚-太平洋地区上空850hPa风场、西北太平洋海温之间存在显著的耦合模态,这种耦合模态反映出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异常偏多时,东亚-太平洋上空自南向北有异常的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波列(即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或P-J波列),东亚夏季风偏弱、北界位置偏南。依赖季节的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展开(SRMV-EOF)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的耦合模态与前期ENSO密切相关:前一年秋季,赤道东太平洋开始出现ENSO信号,冬季发展成熟,同时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空有一个反气旋形成;春季,ENSO开始减弱,西北太平洋出现暖海温异常,反气旋发展;夏季,ENSO信号消失,西北太平洋异常暖海温范围扩大,反气旋发展很强,同时在东亚-太平洋上空出现P-J波列,华南上空的西南风与来自北方的偏北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辐合,造成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

    2008年04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 斯里兰卡冷涡及其成因分析

    邱云;李立;周喜武;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分析了斯里兰卡冷涡的季节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斯里兰卡冷涡发生于每年的6—10月之间,其中心位于8°N、83°E,垂直深度可至250m。西南季风受斯里兰卡岛地形的阻挡而在其东侧海域形成气旋式风应力旋度引起的向上Ekman抽吸是冷涡产生的主要原因。冷涡随季节的发展先朝东北、后朝西北方向移动,造成冷涡的季节平均位置比气旋式风应力旋度偏北1—2个纬度。西南季风漂流的平流作用以及基于β平面的简单涡旋传播理论可分别用于解释涡旋的东北向和西北向运动。

    2008年04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基于SODA数据的印度洋表层和次表层热含量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亢兴;刘秦玉;

    采用1950年1月至1999年12月SODA海洋上层温度的月平均资料及同期的NCEP月平均风场资料,研究了印度洋表层和次表层热含量年际变化的特征以及与海面风场的关系。通过对热带印度洋海区上层热含量异常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发现表层与次表层热含量主要模态的分布不同,表层热含量主要模态的时、空分布与前人对海表温度(SST)异常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第一模的空间分布为全海盆一致型,春季(夏季)表层热含量第一模的时间序列与前一年的秋季(冬季)Nio3区SST异常的时间序列有密切的关系;第二模的空间分布为东西偶极子型,并在秋季与4—8个月前的Nio3区SST异常有密切的关系;次表层热含量异常第一模为东西偶极子型,冬季热带太平洋异常通过影响印度洋的海面风导致的海洋动力调整,进而影响印度洋次年春季次表层热含量东西偶极子型异常;次表层热含量异常第二模在10°S以北是全海盆一致型,但却与Ni o3区SST异常在统计学上无关。

    2008年04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 ENSO冷暖事件期间海气潜热通量特征分析

    孙虎林;黎伟标;

    利用1981—2002年OAFlux逐月海气潜热通量资料,探讨了与ENSO冷暖事件相对应的全球海气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ENSO冷暖事件相对应的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Nio3区的海气潜热通量差异最为显著,且这种差异全年都存在,而其他海区潜热通量差异的季节变化比较显著;更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还发现与ENSO冷暖事件相对应的海气潜热通量"东南太平洋异常型"的存在,该异常型出现于东南太平洋地区,在夏季最为明显,其正负异常中心呈南北向,由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向南伸展到东南太平洋中高纬一带。此外,结合逐月合成分析和个例分析对海气潜热通量"东南太平洋异常型"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海气潜热通量"东南太平洋异常型"在ENSO冷暖事件中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其逐月演变过程明显,并且其强度和范围在不同的El Nio事件和La Nia事件中均有所不同。

    2008年04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一个Argo剖面浮标的观测过程及其资料应用探讨

    刘增宏;许建平;朱伯康;

    提取了一个在海上长达5年的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对观测资料进行评估和质量控制,通过对浮标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帮助人们了解Argo浮标的观测过程及其资料的应用。

    2008年04期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模糊神经网络耦合的海温预测模型

    董兆俊;滕军;王骥鹏;

    在海温预报中引入混沌理论,将相空间重构理论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海温预测模型。通过相空间重构,把一维海温时间序列拓展为多维序列,而多维序列包含着各态历经的信息,从而挖掘出了丰富的海温变化空间的信息,有利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训练。利用建立好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海温预报问题进行了建模、训练和预测。实际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精度较高,预测结果可以为业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008年04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全覆盖高分辨率SST融合方法概述

    郑金武;许东峰;徐鸣泉;

    现有各种SST观测资料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得到接近实际分布的全覆盖高分辨率的SST场,就必须合理地融合所有SST观测资料。本文综述了海冰资料换算、卫星SST资料偏差校正以及各种融合方法,其中融合方法包括逐步订正法、混合分析、最优插值(Optimum Interpolation,OI)分析、三维变分同化(3-Dimensional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3DVAR)分析、统计最优估计以及使用截断滤波窗的变分分析。通过总结对比各融合方法优缺点,探讨了在SST融合中需要注意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各方面问题。

    2008年04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