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水文学

  • 南海北部陆架区夏季上升流数值研究

    经志友;齐义泉;华祖林;

    采用三维斜压非线性数值模式并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对南海北部陆架区夏季上升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升流是南海北部陆架区6—9月的一个规律性现象,而不是个别年份的特殊现象;海南岛东部沿岸及雷州半岛以东广州湾东南部一带海域(琼东上升流区)、汕头沿岸直至福建沿岸南日群岛附近海域(粤东上升流区)夏季表层及次表层海水均表现出明显的低温、高盐、高密等陆架上升流特征;上升流中心主要位于海南岛以东清澜湾至七洲列岛之间111°10′E、19°45′N附近,陵水湾至陵水沿岸110°15′E、18°25′N附近,粤东汕头沿岸116°45′E、22°50′N附近及澎湖列岛以西118°E、23°40′N附近。同时通过对模拟结果与QuikSCAT风场的比较分析发现,沿岸上升流与局地风场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西南风及风应力旋度对琼东沿岸上升流的形成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粤东沿岸风应力旋度较小,但夏季西南风仍是诱生粤东沿岸上升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8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海洋上混合层深度的初步研究

    刘辉;王静;

    上混合层深度是海洋上层热力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结合南海南部海区一连续温盐深观测站的实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以海洋表层温度和风应力为输入,以温度差值判断方法计算所得上混合层深度为输出,采用BP神经网络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2种方法进行训练,建立了南海南部海区的上混合层深度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实验显示,两种模型仿真结果与温度差值方法计算结果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58m、3.09m,线性相关分别达0.87、0.91,绝对误差分别为2.80m、2.37m,相对误差分别为9.40%、7.40%。这一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精度较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上混合层深度估算方法。

    2008年03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粤东后江湾近岸长重力波特征分析

    冯砚青;陈子燊;

    利用粤东后江湾近岸有限水深(包括碎波带)4个测点的压力波数据,依据波谱分析方法对4个测点的入射波有效波高、长重力有效波高、有效波陡、波面谱、谱宽度和谱尖度参量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分析认为,在近岸有限水深条件下,波浪由近岸(相对水深0.201)到破、碎波带运动过程中,(1)长重力波有效波高呈增大趋势,至破、碎波带位置增幅最为明显;(2)入射波有效波高至破、碎波带区域达到最大,在破波带外有限水深区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3)有效波陡、谱宽度参数呈增大趋势;(4)波浪内部能量向高、低频段发生转移,至破、碎波带区域转移程度最为明显,在峰值频率的高、低频段形成谱峰;长重力波谱强度在破、碎波带区域明显高于对应有限水深测点。

    2008年03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海洋气象学

  • 湛江周边区域台风风速的长期极值预测

    张玲;李运斌;吕楠;

    对湛江附近海域1974年至2006年33年的热带气旋过程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到热带气旋发生频次的影响,建立Poisson-Weibull复合极值分布,对影响湛江地区的台风风速进行长期极值预测,推算出湛江周边区域的多年一遇设计风速,并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极值统计模式计算结果较稳定,该方法适用于受热带气旋影响区域的极值风速的长期统计分析。

    2008年03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海洋物理学

  • 海底沉积物声学响应中的颗粒与孔隙因素

    卢博;刘强;

    颗粒参数是描述海底沉积物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们深刻地影响到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声学性质。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底沉积物颗粒度参数中以孔隙度、干密度、中值粒径、平均粒径、颗粒形状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孔隙度与体积干密度呈强线性相关,与平均粒径、中值粒径也呈弱线性相关。在沉积物声速与物理参数的单参数和双参数的经验公式讨论中,显示出声速分别与孔隙度和平均粒径之间具有密切相关关系。根据沉积物颗粒堆垒结构和颗粒形状、粒径大小等,可以计算沉积物的理论孔隙度,从而判定沉积物的声衰减系数。

    2008年03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海洋地质学

  • 南海海盆地形与NW向断裂

    阎贫;王彦林;刘海龄;

    新的2′×2′卫星测高获得的水深数据表明,除了在南海中央海盆扩张脊附近分布有高耸、断续的近东西向海山链外,在南海深海平原上还存在一些北西向的连续线状凸起特征。这些线状特征高约500m,宽10-30km,绵延数百至近千公里。反射地震数据则显示,这些海底线状隆起实际上是宽50—100km的走滑断裂带,在该断裂带内还有一些低幅和隐伏褶皱,它们代表了海盆内部的压性走滑断裂带,反映了海盆扩张停止后台湾-吕宋岛弧向西的构造挤压应力对南海海盆的持续作用。其中一条穿过116°E的北北西向断裂带构成了中央海盆与西南海盆的边界断裂。

    2008年03期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 南沙群岛西部海域两柱状沉积物中碳和氮的分布和来源特征及埋藏通量估算

    高学鲁;陈绍勇;马福俊;党爱翠;龙爱民;

    对位于南沙群岛海域西部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NS01站)和深海沉积区(NS02站)的2个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粒度组成、CaCO3含量、总有机碳含量(TOC)、总碳含量(TC)、总有机物含量(TOM)和总氮含量(TN),估算了它们的埋藏通量及陆/海源TOC和TN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主要是粒径小于63μm的细粒度组分,粒度组成随深度的变化很小。沉积物粒度不是控制CaCO3含量、TOC、TC、TOM、TN和TOC/TN垂向变化的主要因素。NS01站CaCO3含量、TOC、TC、TOM和TN的含量及埋藏通量均低于NS02站。NS01站TOC/TN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TN的变化,而NS02站则主要受控于TOC的变化。2个研究站位的TOC和TN均以海洋自生为主,NS01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53.2%和81.4%,NS02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64.5%和87.7%。

    2008年03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海洋生物学

  •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研究鞍带石斑鱼的分类学地位

    区又君;吴勇;刘楚吾;

    通过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斜带石斑鱼E.coioides、鲑点石斑鱼E.fario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扩增、克隆及测序,得到1141bp序列,并结合GenBank其他7种石斑鱼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共发现429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37.6%)。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多发生于密码子第3位。以4种鲈形目鱼类为外群,用MEGA3.0软件中的NJ、ME、MP等3种方法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鞍带石斑鱼与石斑鱼属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支持鞍带石斑鱼归入石斑鱼属。

    2008年03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拟态弧菌全长toxR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王青柏;胡超群;罗鹏;任春华;

    对克隆的拟态弧菌Vibrio mi micus的全长toxR基因及进行相关的序列分析。根据已发表的其他几种弧菌toxR基因两翼核苷酸序列,设计和合成上下游简并引物,以拟态弧菌1.1969标准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1.3kb扩增片断进行克隆、鉴定和测序,并将该序列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EF693743)。首次获得拟态弧菌840bptoxR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与其它弧菌的相应序列分析比对显示,该序列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toxR基因有87%—88%的相似性,与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toxR基因有75%的相似性,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toxR基因有45%的相似性。该基因编码1个含有27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31.13kDa,等电点为5.35,并含有一个典型的转录激活区和一个跨膜区。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几种常见致病性弧菌的toxR基因序列存在较大分歧,拟态弧菌能较容易与进化相近的霍乱弧菌鉴别区分开来。toxR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的获得将为拟态弧菌的菌种鉴定增添新的分子靶标,有助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及通过突变分析鉴定出新的受toxR基因调控的致病基因。

    2008年03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 人工诱导香港巨牡蛎雌核发育单倍体的研究

    潘英;夏朝林;谢卫著;

    研究利用紫外线诱导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雌核发育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强度为1820μW·(cm2·s)-1的紫外线(254nm)下分别照射精子0,5,10,15,20,25,30,35,40,45,50,55,60,70,80和90s后,照射30s的实验组能够保持较高的受精率(61.6%),该组的D形幼虫发生率为0,出现"Hertwig效应"。研究表明,在强度为1820μW·(cm2·s)-1的紫外线下照射精子30s是获得香港巨牡蛎雌核发育单倍体的适宜条件。研究还表明受精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下降,遗传失活的精子与正常卵子受精后其胚胎发育至D形幼虫前期停止。经紫外线照射的精子授精后所产生的单倍体胚胎发育速度慢于正常受精所产生的二倍体胚胎,各照射组均出现非整倍体。

    2008年03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 两个大珠母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姜因萍;何毛贤;黄良民;袁涛;

    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两个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7条I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共得到9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H=0.2832,I=0.4372,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1.54%的变异存在于两个群体之间,而78.46%的遗传变异是发生在群体内。海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PPB=91.21%,I=0.4144±0.2364,H=0.2715±0.1790)高于广西群体(PPB=82.42%,I=0.3621±0.2534,H=0.2356±0.1837),广西群体的单态位点数(15个)明显高于海南群体(8个)。NJ聚类分析表明两群体各自聚类成一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珠母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两群体间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差异

    2008年03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北部湾雷州沿岸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孙德雄;刘宣;区又君;李加儿;欧春晓;江海声;

    2005年4月和7—8月,采用站位法和底拖网调查法对北部湾雷州沿岸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247种鱼类,隶属于21目87科161属。研究发现本海域鱼类主要为近岸分布,并表现出热带-亚热带的区系特征,鱼类呈现小型化趋势。9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合理。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条鲾Leiognathus rivulatus、圆吻海鰶Nematalosa nasus和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的丰满度系数春季显著大于夏季。部分主要捕获种类未达到最适开捕规格,应该对沿岸海域鱼类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2008年03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波纹龙虾消化系统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

    李长玲;曹伏君;黄翔鹄;刘楚吾;

    对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消化系统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波纹龙虾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层和外膜层构成;粘膜层由大量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基膜构成。除中肠以外,其余各部分管壁均有几丁质。食道、中肠和后肠壁结缔组织中分布有腺体。胃和食道等的肌层为横纹肌。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肝小管均由位于基膜上的一层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有分泌细胞、储存细胞、吸收细胞和胚细胞四种类型。在扫描电镜下,消化道各段黏膜上皮表面均形成大小不一、具有形态各异的多级皱褶,以肠道中的纵褶及其上的横褶最为明显。除中肠和肠球外整个消化道均有较发达的纤毛丛。中肠和肠球中的微绒毛主要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

    2008年03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海洋环境科学

  • 珠江口海域底层大气中TSP与Cu、Pb、Cd质量现状与趋势

    刘孟兰;林端;罗一丹;方宏达;韩联民;柯东胜;周俊杰;卜庆传;

    于2002—2005年在珠江口海域大万山岛海洋环境监测站设立一个大气监测站,采集了120多个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TSP(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与元素Cu、Pb、Cd的浓度。结果表明,Cu的浓度有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Pb与Cd变化缓慢,浓度趋于稳定。

    2008年03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