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 南沙群岛渚碧礁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尹健强,陈清潮,谭烨辉,张建林

    根据2002年5月的调查资料,对南沙群岛渚碧礁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浮游动物鉴定有72种,其中挠足类种数最多,其次是浮游幼虫、毛颚类。浮游动物种类中多数是终生浮游生物,少数是阶段性浮游生物,个别是暂时性浮游生物。渚碧礁浮游动物群落的热带特征非常显著,多数种类属于热带外海生态类群,少数属于暖水沿岸生态类群。优势种相当突出,其中奥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orsinii占主导地位。渚碧礁浮游动物平均密度达840个·m-3,礁坪区与湖内的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差异很大,湖为礁坪的7倍多,两者的优势种也有明显差异。浮游动物垂直分布不均匀,主要密集于5—10m水层,因种类不同其垂直分布也有差异。礁坪的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昼夜变化显著,均呈白天减少、夜晚增加。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生态习性有关。

    2003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盐度变化对黑鲷生长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邓利,张为民,林浩然

    将海水鱼类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从盐度为26.6的海水直接转入淡水,考察渗透压的急剧降低对黑鲷的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及其受体(growthhormonereceptor,GHR)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黑鲷从海水直接转入淡水后48h有33%的鱼死亡,对照组无死亡现象;(2)黑鲷在转入淡水48h内其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肝脏及鳃中GHR及GHRmRNA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3)黑鲷在转入淡水48h后其肾脏中GHR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肾脏中GHRmRNA含量在24h及48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从GH含量看,黑鲷从海水环境到淡水低渗环境与鲑鳟鱼类从淡水到海水环境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有差异,而黑鲷肾脏中GHR的含量变化可能参与黑鲷对外界环境渗透压的这种急剧降低的适应性调节。

    2003年06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厦门西海域表层水中PAHs污染与PAHs降解菌分布的关系

    田蕴,郑天凌,王新红,肖清江,张勇

    在厦门西海域设置6个站位,于2001年7月和10月两个航次对各站位表层水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及几种常见PAHs的降解菌的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表层水中PAHs的含量很不稳定,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在7月的调查中,表层水中能检测到的PAHs以2—3环的为主,而在10月以4—6环的为主。低分子量的PAHs—芴和菲的含量与其降解菌的数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而高分子量的PAHs—荧蒽和芘的含量与其降解菌的数量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2003年06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蓝圆产卵场的研究

    陈国宝,李永振,陈丕茂

    根据1997年12月到1999年6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进行1a的4个季度共9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区蓝圆Decapterusmaruadsi性腺成熟度的组成及分布、季节变化和水深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蓝圆的产卵场位于海南岛东部近岸海区和北部湾湾口海区;产卵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历史资料相比产卵期有明显缩短;产卵水深增加,有外移的趋向。

    2003年06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南沙群岛海区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及转换效率估算

    谭烨辉,黄良民,尹健强

    1999年7月在南沙群岛海区进行了初级生产力和浮游生物调查,对海区27个站的100m水层的次级生产力作了估算,结果表明,85号站的次级生产力最高,为139.9mgC·m-2·d-1,其次是96号站和44号站,分别为128.2和113.8mgC·m-2·d-1。海区次级生产力较低的站为1号站、4号站和8号站,均少于50mgC·m-2·d-1。整个海区100m以上水体的次级生产力平均为72.9mgC·m-2·d-1。同时计算了初级生产力与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的营养传递的效率,平均转化效率为18%。94和102号站的转化效率较低,仅为6%和9%;最高为17号站为32%;其次6、22和85号站转化率也较高,分别为29%、30%和30%。

    2003年06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GIS辅助估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

    曾维平,周蒂

    具有低温高压条件的深海是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场所。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分布的赋成条件入手,分别根据Levitus水温数据和Sloan的CSMHYD程序拟合出水温水深方程和相界线方程。假定南海南部温度梯度范围为59—90℃·km-1,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与水深的关系方程。采用最新的南海南部海底数字地形图数据,在GIS平台上分析得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分布图,进而获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最大厚度为230—355m,容积为5.7×1013—9.5×1013m3;甲烷量为2.451×1015—4.085×1015m3;资源量为1.729×1013—2.169×1013m3。

    2003年06期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近岸带三组成波耦合作用的观测与分析

    陈子燊,李志强,戴志军,李志龙

    利用近岸带两个测点的波浪同步观测资料,通过二阶谱分析了三组成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波谱峰频自相互作用的二阶相干系数b2(fp,fp)及对应的二阶位相值β(fp,fp)、最大二阶谱幅值B最大(f1,f2)和最大二阶相干系数b2最大(f1,f2)的组成波频率分析结果表明:(1)弱频散作用的过渡水深区存在着明显的非共振三组成波耦合作用;(2)包括谱峰频在内的自相互作用是近岸区波耦合作用的重要形式;(3)随着水深减小,趋近碎波带,非线性耦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谱能量以向低频转移为主变为向高、低频两侧转移,波形趋于前倾。

    2003年06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南海夏季环流机制的数值试验研究

    李东辉,游小宝,张铭

    用一个三维、自由表面、斜压海洋模式,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对南海夏季的环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产生南海南部反气旋式环流的主要机制是西南季风的驱动,斜压效应起到了增强环流强度的作用;海底地形和黑潮的强迫是形成"南海暖流"和台湾海峡中东北向流的主要原因,而斜压效应和海底地形是形成夏季"南海暖流"右侧偏西向流的主要原因;南海北部的气旋式涡旋是在黑潮、海底地形和斜压效应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2003年06期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壮穴科吸虫两种地理新记录

    刘升发,杨廷宝

    报道寄生于斑点鸡笼鲳Drepanepunctata(Linnaeus)消化道的阿拉伯类腹盘吸虫Par adiscogasterarabi(Hafeezullah&Siddiqi,1970)Cribb,Anderson&Bray,1999和寄生于金钱鱼Scatophagusargus(Linnaeus)消化道的福氏类腹盘吸虫ParadiscogasterfarooqiiHafeezullah&Siddiqi,1970在中国属新发现,并将中国的标本同国外的标本进行比较。首次观察到Par adiscogasterarabi的排泄囊为"V"型;而Paradiscogasterfarooqii的排泄囊形状则与Nahhas,SeyandNishimoto(1998)和Cribb,Anderson&Bray(1999)所报道的不同。首次绘制出这二种吸虫卵巢复合体的结构。

    2003年06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方格星虫胚胎与幼体发育的研究

    兰国宝,阎冰,廖思明

    研究了方格星虫Sipunculusnudus胚胎与幼体发育。实验用亲虫于1999—2001年每年的5—8月分别采自北海市白虎头、大冠沙及高德海区。用人工授精法获得胚胎,用自然受精法获得幼体并观察其发育状况。研究表明,在25℃水温下,从受精卵到孵化出海球幼体(Pelagosphericlar va),胚胎发育需50—52h;在水温28—29℃下,需38—40h。在水温28—29℃下,从初孵出的海球幼体到附着变态期幼体,需13—15d。附着幼体经过7—10d发育后才完成变态,成为稚虫。

    2003年06期 70-7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广东省的湿地:功能、价值、利用和湿地丧失的缓解措施(英文)

    彭少麟,陆宏芳,赵平,柳江,任海,曹洪麟

    广东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基塘系统、红树林、湿生植被和水生植被等4种生态系统,是特别而有经济价值的植被类型,这些湿地类型分别在支持生物地化循环、保堤护田护村、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能源、提供生物学科学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地、生产多样化的社会经济原料和产品等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面积在减少,质量不断下降。结构破坏直接导致了功能的下降和丧失。自1950年起,广东省在其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方面陆续实施了统一规划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发湿地生产模式、防治湿地污染、保护湿地环境、建设人工湿地、恢复湿地系统、建立湿地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效果仍不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广东湿地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一方面要在恢复生态学的指导下深化退化湿地的恢复研究,按照湿地生态系统在空间尺度上的条带分布规律和时间尺度上的演替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湿地恢复研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者、政府以及民众三者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的合作,建立专门机构,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同时对湿地保育研究、教育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

    2003年06期 7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珠江口海域环境及其综合治理问题辨析

    许振成

    分析了珠江口周边陆地与海域所面临的环境复合污染形势及来源,指出海域综合治理应以满足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综合治理,建立新的社会发展秩序、经济发展秩序和使用海环境秩序。提出系统地、定量地研究珠江口海区与外海沿岸流以及与陆地径流的水动力、物质与生物流的相互关系与活动规律,认识海域生态系统的稳定特性与受损害受干扰特征,认识大气系统对海域的作用过程与诱发生态失衡的规律,是建立新秩序的科学基础。

    2003年06期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热带海洋学报》第22卷(2003年)总目次

    2003年06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