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 实验感染白斑杆状病毒(WSBV)的斑节对虾血液病理学研究

    张吕平,胡超群,吴灶和

    :用光镜观察经人工感染白斑杆状病毒 (WhiteSpotBaculovirus,WSBV)后患典型白斑病的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血淋巴涂片 ,研究了WSBV导致的淋巴细胞数量及结构异常 ;通过检测感染WSBV后患病虾与健康虾的血清主要生化指标 ,首次揭示了两者的主要差异及WSBV在宿主体内增殖的时间过程。结果表明 :患病虾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无颗粒细胞难以找到 ,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分别为健康虾的 1 1 .7%和 4% ;颗粒细胞内出现深染区、空白区或异样突起。血涂片上偶尔发现有大型固定性吞噬细胞。在患病虾血清主要生化指标中 ,Ca2 +含量比健康虾显著升高 ,患病虾为 1 5.93mmol·L- 1 ,健康虾为 1 0 .71mmol·L- 1 ;相反 ,患病虾血清中总蛋白 (Tp)、总磷 (PB)及乳酸脱氢酶 (LDH)均比健康虾个体低 ,3者含量依次为 :52 .0 7g·L- 1 ,0 .34mmol·L- 1 和 35.2 7IU·L- 1 ,在健康虾个体血清中为 :66.2 9g·L- 1 ,0 66mmol·L- 1 及 82 .36IU·L- 1 ;而K+,Mg2 +含量无显著差异。血清中Ca2 +,PB及TP的含量可以作为斑节对虾感染WSBV后出现白斑病的血清生化特征。斑节对虾感染WSBV后不同时间内血清主要生化指标显示其增殖的时间顺序可能为 :2 4h内主要进行核酸复制 ,2 4—48h主要进行囊膜蛋白质的合成 ,病毒从入侵宿主细胞到从细?

    2000年03期 1-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中国海水鱼类单殖吸虫研究Ⅻ新海盘虫属一新种及海盘虫属一新记录

    李海燕,李桂峰

    报道了寄生于豆娘Abudefdufsp .鳃上的新海盘虫属一新种和寄生于驼背鲈Cromileptesaltivelis鳃上的海盘虫属一新记录。双曲片新海盘虫 ,新种Neohaliotremadi curvilamellatum ,sp .nov .与NeohaliotremabychowskiiZhukov ,1 976相似 ,但支持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和交接管量度上有差异。驼背鲈海盘虫HaliotremacromileptisYoung ,1 968与原始描述相比 ,除交接管稍长外 ,其它量度与形态基本一致。

    2000年03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海域飞柔鱼资源研究

    陈丕茂;郭金富;

    飞柔鱼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海域 ,在水深 40 0— 599m海域栖息密度较高。用深海拖虾网捕捞 ,5— 6月份密度指数较高 ,白昼的密度指数高于夜晚。估算调查区内的资源量超过 550t。产卵期为 6— 1 0月。营养成分测定表明 ,它是值得开发利用的种类

    2000年03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鲍苗硅藻饵料培养池中的危害性纤毛虫及其优势种群研究

    徐润林,苗素英,余勉余,孙逸湘

    应用纤毛虫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研究了规模化鲍苗硅藻饵料培养池中危害性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和各种类的种群变化过程。共观察到纤毛虫 33种 ,斯坦盾纤虫Aspidiscasteini和三齿盾纤虫Aspidiscatridentata为优势种。在藻类培养过程中 ,危害性纤毛虫种类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 ,最多时有 2 5种。随着培养的藻类数量增加 ,纤毛虫数量也有所增加 ,在培养的第 1 3天达到数量的最大值。其最大总密度可达 2 1 2 8和 2 1 55个·cm- 2 。优势种斯坦盾纤虫和三齿盾纤虫最大密度达到 5 3— 7 2个·cm- 2 。此外 ,大突口虫Condylostomamagnum ,扇形游仆虫Euplotesvannus,具棘旋毛虫Dysteriaspinifera和双眉虫属Diophrys在数量上具有较高的比例。与藻类不同的是 ,纤毛虫的密度在达到最大后逐渐下降

    2000年03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内潮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蔡树群,黄企洲,邱章,麦波强

    结合南沙群岛海域出现的内潮现象 ,利用一个两层数值模式 ,通过数值试验来探讨潮汐性质、水体的层结程度、跃层所在的深度、风应力等因子对陆架坡折处内潮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内潮的波动周期只与海区的潮汐性质有关 ;风应力、非线性效应以及正压潮源地的深度等都可改变内潮的波动振幅 ;内潮的波动振幅随海区的水体层结程度及温跃层所在的深度不同而改变

    2000年03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台湾南部恒春海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大地构造属性

    王平,夏戡原,黄慈流

    恒春海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与其相邻的南海海盆、吕宋火山弧和北吕宋海槽等地质构造单元所反映的特征明显不同 ,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弱磁性。推测其地壳性质为陆壳 ,是恒春半岛的南延部分。海脊西侧缓坡为陆缘增生楔 ,可见刺穿现象 ,这些刺穿构造是由逆冲挤压引起的泥底辟。海脊东部受弧陆碰撞的影响而急剧抬升。东部的弧陆碰撞是海脊抬升和增生楔形成的主要原因

    2000年03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南海南部陆坡区的浮游有孔虫及其所表征的表层古水温

    涂霞,郑范,陈木宏,周洁兰

    根据南沙群岛海区NS93- 5柱样浮游有孔虫分布和高分辨率氧同位素地层学 ,揭示了氧同位素 1— 6期 ,其中氧同位素 2期的值最重 ,5期的值最轻。运用浮游有孔虫古生态转换函数求得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为 2 2— 2 8 C ,夏季变动在 2 8— 30 C之间 ,季节温差为 1—6 C ,冬季海水表层温度则是以上次冰期最低 ,末次间冰期最高 ,末次盛冰期的冬季表层水温下降幅度最大 ,很好地反映了距今 2 0 0ka以来表层水温的变化特征

    2000年03期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南海南部大陆架14ka来微型双壳类营养结构与海流活动

    冯伟民,蓝琇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与食沉积物类的发育变化是反映水动力环境的一种指标。对南海南部NS93- 1 2 - 58柱样 1 4ka来微型双壳类营养结构分析表明 ,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向冰后期全新世转化阶段 ,食沉积物类一度较为发育 ,表明南海南部表层环流很不活跃 ,从这一转化阶段到全新世早期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与食沉积物类的比例有规律地变大 ,表明随着气候转暖 ,海水温度增高 ,海平面上升 ,海流作用显著增强。该柱样整样分析表明 ,双壳类食悬浮物类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显示了 1 4ka来南海海流作用一直比较强烈。在全新世中晚期 ,双壳类主要栖息在次表层水团的海底 ,仍以食悬浮物类为主 ,可能与南海南部陆坡上升流发育有关

    2000年03期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北海湾各种形态氮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韦蔓新,童万平,何本茂,赖廷和

    根据 1 998年 1 0月和 1 999年 1 ,4,8月在广西北海湾的调查资料 ,首次详细讨论了该湾总氮 (TN)、总溶解氮 (DTN)、颗粒有机氮 (PON)、溶解有机氮 (DON)等各种形态氮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湾各形态氮的含量变化随季节而异 ,表现为春夏季高而秋冬季低 ;区域变化以南流江口海域含量较高 ,北海、合浦沿岸海域次之 ,其它海域较低。经相关分析 ,得出影响该湾各形态氮含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盐度 (S)和化学需氧量(COD) ,其次是悬浮物 (SS)和叶绿素a (Chl-a) ,pH和溶解氧 (DO)对其影响较小

    2000年03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南海蓖麻海绵化学成分的研究

    曾志

    对采自我国南海海域的蓖麻海绵Biemnasp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 4个结晶化合物。经FT -IR ,MS ,1 HNMR ,1 3 CNMR ,DEPT等波谱方法鉴定分别为正二十八酸(Ⅰ) ,正十六酸 (Ⅱ) ,穿贝海绵甾醇 (Ⅲ )和biemnamide (Ⅳ )。报道了 (Ⅰ) ,(Ⅱ) ,(Ⅲ )的化学结构和 (Ⅳ )的生理活性

    2000年03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溃疡症病原菌的研究

    陈志胜,吕军仪,吴金英,曾华

    从患病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病灶上以TCBS及 2 2 1 6E平板划线各分离到两株致病性细菌 ,经人工感染实验可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 ,并从感染鲍分离到同一菌株 ,证明该两株菌为杂色鲍溃疡症的病原菌。这两株菌的特征具明显一致性 :革兰氏阴性 ,短杆状 ,极生单鞭毛。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 ,淀粉酶、明胶酶阳性及脲酶阴性 ,可还原硝酸盐 ,不能利用柠檬酸 ,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 ,MR阳性、V .P实验阴性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O/ 1 2 9敏感 ,0 %和 1 0 %胰胨水中不生长。经鉴定该病原菌为亮弧菌ⅡVib riosplendidus-Ⅱ。还对亮弧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该菌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非常敏感 ,这些药物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物

    2000年03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华南沿海明代自然灾害的时间序列分析Ⅰ:R/S分析

    周厚云,郭国章

    通过对我国明代华南沿海 2 76a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进行的R/S分析 ,揭示出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这一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趋势性 ,表征其趋势性强度的指标赫斯特指数H =0 90 94(或 0 868,如果不考虑最后一点s=2 4 5时的情况 ) ,远远大于 0 5而接近于 1 ,说明这种趋势性具很强的持续性 (persistence)。这种持续性可能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即当时的气候和构造背景决定的 ;而社会和经济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

    2000年03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综述:对虾弧菌病及其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胡超群,陶保华

    弧菌病是影响对虾养殖业最为常见、危害较重的一类疾病。其症状一般为红腿、黄鳃、烂尾、烂眼、甲壳溃疡、肌肉白浊等 ,常伴有败血症。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 haemolyticus是人们发现最早的对虾病原弧菌 ,随后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鳗弧菌V .anguillarum ,哈维氏弧菌V .harveyi,创伤弧菌V .vulnificus等十多种致病弧菌陆续被发现 ,但其致病机理仍未查清。多年来弧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但抗生素治疗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主要是产生耐药菌株 ,造成水体污染 ,破坏虾体免疫力 ,因此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以提高虾体自身免疫力的免疫预防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以无毒无副作用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而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弧菌疫苗的研制已获初步成功 ,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两种。免疫方式有浸泡、口服、注射和喷雾等 ,注射方式效果最佳但费时费力且易损伤虾体 ,浸泡疫苗需要量大 ,故探索一条好的免疫方式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要进行对虾的免疫预防研究 ,必须了解对虾的免疫机制 ,一般认为虾类的免疫主要以非特异性免疫为主 ,血细胞和酚氧化酶系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弧菌病的病原、病理、诊断、对虾的免疫机制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趋势作一回顾

    2000年03期 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指南

    2000年03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

    2000年03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下载本期数据